欢迎访问宁世达外贸综合服务平台! 注册
当前位置:首页>政策资讯>贸易资讯>文章详情

拓展“一带一路”市场 缓和外需下行压力

发布时间:2023-05-04 浏览:438 字号:

4月24日,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《2023年一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报告》正式对外发布。该报告显示,今年一季度,我国外贸出口韧性凸显。“2022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出口大幅走弱并非源于外需大幅降温,彼时发达经济体核心商品零售增速仍高达6.4%,主要原因在于疫情影响国内工业生产和物流。今年3月,我国生产和物流恢复、世界经济增长速度超出预期、美国超额储蓄尚存等保障了我国出口仍然保持较高增速。”

该报告认为,目前美国居民1.2万亿超额储蓄仍将保障上半年我国外需环境不至于失速回落。但在OPEC+原油减产后,美联储受制于高通胀压力将持续偏鹰,预计下半年美联储并不会如市场预期般转向降息,全球金融市场仍将承压。“待下半年美国超额储蓄消耗完毕后,我国出口或有较大下行压力,下半年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或明显弱化。”

为此,该报告建议,拓展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出口市场,缓和美欧外需下行压力。“下半年美欧外需回落趋势下,提高非美欧市场份额是稳定外贸的主要抓手。近年来,我国对‘一带一路’沿线国家出口持续高速增长;今年适逢‘一带一路’倡议提出十周年,可进一步采取举措大力拓展‘一带一路’沿线国家出口市场,助力稳外贸。”

在报告的研讨环节,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毕吉耀在发布会现场表示,去年以来,尽管美联储不断加息,但全球需求大幅度下行的情况并未出现。到今年2月,美国核心商品零售同比依然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。这主要是因为美国政府为居民过度发放补贴导致了较多的超额储蓄。超额储蓄的存在则在一定程度上,递延或者缓和了美联储紧缩对于外需的影响。

毕吉耀认为,去年第四季度,我国出口大幅度下行违背当时的外需趋势。去年12月,美国核心商品零售保持了7%的同比增速,我国出口却出现了10%的同比跌幅。这主要还是来源于国内疫情对于物流和生产造成的短期冲击。从理论上来看,物流的改善将会推动出口回补。今年3月,我国外贸的明显反弹,也反映了中国出口的韧性。

“今年一季度,我国对非发达经济体的出口增速明显高于整体出口增速。其中,我国对俄罗斯、东盟等‘一带一路’沿线市场出口的表现十分亮眼。多样化的出口份额分布,提升了中国出口的韧性来源。短期来看,我国外贸出口的前景并不悲观。”毕吉耀说。

责任编辑:葛岩


来源:中国贸易报   作者:本报记者 刘禹松

声明:本文文字转载、图片收集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及时告知我们,我们将在最短的时间内删除

宁世达外贸综合服务平台是我区首家外贸综合服务平台,平台致力于为中小微外贸企业提供通关、物流、退税、结算、信保、展会、融资等所有外贸交易所需的进出口环节服务,优化传统外贸经营模式,整合分散的外贸资源,为广大中小企业和个人减轻外贸经营压力,降低外贸交易成本,解决外贸融资难题,提供专业的外贸行业供应链管理服务。

联系我们

宁夏银川市兴庆数字经济产业园B座16层

0951-5133833(服务时间:9:00-18:00)

starshinco@nxnmt.com

在线咨询官方微信世达新科(宁夏)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官方微信

返回顶部